• 无障碍浏览 |
  • 登录 | 注册
  • 网站支持IPv6
  • 大闸蟹,跑得“快”——临猗县探路以农促游跑出农文旅融合“加速度”

    时间:2024-10-23      信息来源: 运城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山西是内陆省份,大闸蟹、三文鱼等新特产‘火出圈’,展示了山西省农产品的优良品质。”5月1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省委副书记、省长金湘军介绍说。

      这里被提及的大闸蟹来自于山西薛公滩黄河大闸蟹源头基地,其肉质鲜美、口感独特,被广大消费者喜爱和追捧。大闸蟹“南蟹北养”,走出“特”“优”农业发展之路,也是发展农文旅融合的有力抓手。今年以来,临猗县聚焦以农促游,依托黄河资源和大闸蟹优势,加快补齐旅游产业短板,让这一“隐藏款”特产化身为推动地方经济、提升地域知名度的强劲引擎,助力县域产业版图精彩“换装”。

    “恋上”黄河的大闸蟹

      “这里养殖的螃蟹,膏黄饱满,肉质细嫩,入口没有泥腥味和湖腥味,品质高、口感好!”近日,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国家现代产业技术虾蟹体系淡水蟹生态系统养殖科学家成永旭来运考察时,对临猗黄河大闸蟹啧啧称赞。

      青背白腹、黄毛金爪……走进薛公滩阡陌纵横的蟹塘,明媚的阳光将水草和螃蟹映射得清晰可见。微风拂过水面泛起阵阵涟漪,一只只大闸蟹沿着水边的拦网,奋力向上攀爬。

      大闸蟹“恋上”黄河水,特色养殖助振兴。“想要出好蟹,必须天时地利人和!其中,养殖环境是关键。”薛公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程俊怀介绍说,“薛公滩地处北纬35度,昼夜温差大,没有高温天气和梅雨季节,气候适宜;地处黄河流域,水体pH值和泥沙含量适中,富含微生物和微量元素,养殖滩下水草丰茂,可满足大闸蟹生长需求。加之这里大都是沙土地或盐碱地,土壤不易板结,大闸蟹爬行更为舒适,品相更佳。”

      好蟹不是天生的,每只好蟹都需要后天的悉心饲养。

      立足源头上的自然、无害、零添加,基地根据螃蟹生长阶段的不同,对饲料配比作出相应调整:在养殖前期,以投喂动物性精料为主,有利于蟹苗的吸收和脱壳成长;中期为高温季节,以水草、南瓜为主,适当搭配黄豆、玉米等青料;养殖后期是最后一次蜕壳和增重育肥阶段,投饵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并添加复合维生素、钙、铁等微量元素,促进大闸蟹的内脏和性腺发育。

      为了壮大特色产业,当地政府部门和村集体不断完善养殖基地,在打造专业化蟹塘的基础上,又投资800万余元,建成标准的尾水治理系统,包括面积300亩的沉淀池、10亩的曝气池、200亩的生态池以及过滤坝、隔水坝。同时,种植藻类、荷花,既可以中和盐碱度,又可为螃蟹提供食物,形成莲蟹共生的养殖模式。

      “10月25日,我们将参加2024河蟹产业(上海)博览会的大闸蟹评比项目。”程俊怀说,“目前,我们已聘请成永旭教授作为临猗大闸蟹产业发展的首席顾问,针对基地繁育大闸蟹的个头大小、饲料配比等作出整体优化。”

    “优”无止境的大闸蟹

      薛公滩养大闸蟹,已有12年历史。

      2012年,安徽芜湖人张俊来到薛公村,承包了1000亩河滩地。初来乍到,张俊曾尝试种植莲藕。后来发现河滩地是得天独厚的宝地,更是养殖大闸蟹的理想之处。2015年,张俊正式开启他的“养蟹之旅”。

      “这里天好、地好、水好,我的基地已经从最初试养30亩发展到如今的600亩了,而且亩产也从开始的15公斤至25公斤,提高到现在的100公斤左右。产品除在咱们当地销售外,还销往北京、上海、西安、太原等地,销售利润近30%。”谈及产量、销量时,张俊难掩自豪。

      在张俊的带动下,薛公村4户人家也加入大闸蟹养殖行列,共发展养殖面积500亩,使薛公滩大闸蟹养殖渐成气候。

      除了外地人,养殖能手也不乏本地人的身影。今年39岁的李楠,曾在陕西西安做过策划、设计、旅游方面的工作。4年前,李楠对家乡黄河滩地产生兴趣,便萌生了回家创业养大闸蟹的想法。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前两年因为养殖技术不成熟,李楠所承包的蟹塘养殖的大闸蟹成活率只有30%左右。之后,他便开始系统钻研大闸蟹的养殖技术。

      放蟹苗,喂饲料,观察螃蟹脱壳,调试蟹塘含氧量,关注气温和降水……在养殖过程中进行精细化管理,经过不断摸索,李楠养殖的大闸蟹成活率越来越高。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努力钻研,如今的李楠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养蟹能手,蟹塘也扩大到了500亩,村民们都来向他取经。

      截至目前,薛公村黄河滩共有1000余亩蟹塘,20多家农户在这里养殖大闸蟹。一只只青背、白肚、金爪的大闸蟹,让昔日满目萧条、大面积荒沟闲置撂荒的黄河滩变成了处处生金的“振兴滩”。

      “2017年,我们成立了山西薛公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要养殖黄河大闸蟹、小龙虾和鲈鱼、罗非鱼等,现有黄河滩地养殖面积将近2000亩,2023年获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程俊怀说,“经过近几年的摸索和发展,我们注册的‘薛公黄河大闸蟹’‘品极鲜大闸蟹’等品牌,已经在全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从无到有,石破天惊;从有到优,“优”无止境。下一步,薛公村将乘势而上,加强政产学研的村校合作,成立山西临猗黄河大闸蟹研究院,规划建设占地面积200亩的苗种培育基地,1000亩成蟹标准化基地,新建黄河大闸蟹博览馆,并将首次制定黄河大闸蟹行业的国家标准,不断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

    “以农促游”的大闸蟹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蟹肥膏满,正是大闸蟹捕捞的最佳时期。为了庆祝这一丰收时刻,10月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大闸蟹开捕活动在薛公滩举行,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媒体的目光。

      活动现场,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秋风轻拂,蟹农们熟练地撒网、收网,动作娴熟而富有诗意。当第一网大闸蟹被捕捞上岸时,现场顿时沸腾起来,游客们纷纷围拢过来,惊叹于这些挥舞着钳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大闸蟹。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记录下这难忘而珍贵的时刻。

      除了激动人心的大闸蟹开捕环节,在薛公滩还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威风锣鼓、舞狮表演、舞蹈演出、管乐演奏以及扎马角祈福等活动轮番上演,让游客们在欣赏大闸蟹捕捞的同时,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节日的喜庆气息。

      此外,游客们还有机会品尝到新鲜出锅的大闸蟹,感受来自黄河滩的独特鲜美滋味。这种将农业与旅游紧密结合的方式,不仅让游客们享受到了美食的乐趣,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农业文化和生态环境。

      据程俊怀介绍,薛公滩已连续举办了多届黄河湿地荷花旅游节,今年的大闸蟹开捕活动,更是将旅游节推向了新的高潮。活动期间,水产收入再创新高,大闸蟹、小龙虾等水产品的线上线下销售都异常火爆,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为临猗县探路农文旅融合的一个缩影,薛公滩凭借其通达的道路、天然的水质、肥沃的土地以及集中连片的黄河滩涂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同时,与临猗当地的傅作义故居、吴王古渡毗邻呼应,与周边多个知名景区连片成网,也为薛公滩的旅游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为进一步提升薛公滩的旅游品质,临猗县政府制定了《黄河薛公滩生态文化景区旅游总体规划(2024-2035)》。该规划以创建4A级景区为最终目标,将通过建设垂钓池、游泳池、跑马场等基础设施,形成渔业水产示范区、水上休闲娱乐区、千亩莲田体验区、山地康养运动区等农文融合的特色休闲旅游片区。

      “早知薛公滩,何必去江南!”届时,游客们既可以品尝到美味的鱼、大闸蟹、小龙虾和品质上乘的莲藕等水产品,又以在千亩莲田中小憩,尽享果色花香,还可以在饱览黄河风光的同时,充分领略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大闸蟹,跑得“快”;以农促游,前景无限。黄河大闸蟹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临猗县将依托现有优势资源,加大农文旅融合力度,努力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让黄河大闸蟹等具有显著地域特色的特优水产成为皇冠足球90比分:倾心打造的又一张特色名片,为县域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杨红义 杨 琳

    乡镇